一个带着书的和尚——提香

这幅肖像中的保姆的教会身份仍不清楚。在伦敦期间,在国家美术馆馆长查尔斯·福尔摩斯爵士的建议下,这幅画被命名为“僧侣肖像”(该作品在那里展出——悬挂在提香的两幅名画之间:《酒神巴克斯与阿里阿德涅》,约1521–23年,以及《诺丽·梅·唐格尔》,约1515年——就在运往澳大利亚之前)。然而,1924年7月10日,林德在给费尔顿受托人的一封信中采取了另一种方式:“据说,保姆的习惯是最初方济各会教团的礼仪或未成年人礼仪,我建议这幅画名为《修士》。”。1924年,德国学者兼收藏家德特勒夫·冯·哈德尔恩在《伯灵顿杂志》的一篇文章中首次发表了这幅画,他表达了另一种观点。哈德伦认为,“所代表的人显然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僧侣,而是他那个时代的名人,可能是一位著名的传教士或教条主义的神学家。”
发布于
点赞 (2)
赏析
收藏 (2)
发布于

一个带着书的和尚——提香

这幅肖像中的保姆的教会身份仍不清楚。在伦敦期间,在国家美术馆馆长查尔斯·福尔摩斯爵士的建议下,这幅画被命名为“僧侣肖像”(该作品在那里展出——悬挂在提香的两幅名画之间:《酒神巴克斯与阿里阿德涅》,约1521–23年,以及《诺丽·梅·唐格尔》,约1515年——就在运往澳大利亚之前)。然而,1924年7月10日,林德在给费尔顿受托人的一封信中采取了另一种方式:“据说,保姆的习惯是最初方济各会教团的礼仪或未成年人礼仪,我建议这幅画名为《修士》。”。1924年,德国学者兼收藏家德特勒夫·冯·哈德尔恩在《伯灵顿杂志》的一篇文章中首次发表了这幅画,他表达了另一种观点。哈德伦认为,“所代表的人显然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僧侣,而是他那个时代的名人,可能是一位著名的传教士或教条主义的神学家。”
喜欢 (2)
赏析
收藏 (2)
评论